4月22日,中國—東盟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拉開序幕,泉州市10個非遺項目攜手亮相,通過動態展演、靜態展示和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示泉州非遺獨具特色的魅力。
記者了解到,泉州市藝術館(泉州市非遺保護中心)組織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鐵觀音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項目泉州木雕、泉州花燈、惠安石雕、德化瓷燒制技藝、永春紙織畫、蟳埔女習俗、省級非遺項目泉州漆線雕技藝等參加中國—東盟非遺大集市展覽展示活動。
泉州市藝術館(泉州市非遺保護中心)還組織了泉州市兩項世界級“非遺”項目泉州南音和提線木偶戲攜手亮相中國—東盟表演藝術非遺聯合展演,將南音《庭院七弦響》和提線木偶戲書法《多彩非遺》同時呈現。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還選送了《獅子舞》等節目參與中國—東盟非遺周系列展演,精彩表演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喝彩。同時舉辦的活動還有中國—東盟非遺交流座談會,鐵觀音制作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魏月德到會推介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與其他傳統茶制作技藝傳承人分享交流茶制作技藝的保護傳承經驗。
為促進中國與東盟之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交流,組委會倡導簽訂《建立中國—東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合作交流機制倡議書》,泉州市藝術館(泉州市非遺保護中心)參加簽約儀式,簽約加入中國—東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合作交流機制,共同推動中國—東盟非遺保護的融合與發展。(陳嫣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