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28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麗君)12月27日18點多,市民黃小姐通過順豐下單,準備給老家的老人寄些藥,但收件員比系統預定的收件時間19點27分晚到將近一個小時。
“我已經自己連續上班5天了,今天也是從早上忙到現在,都快走不動路了……”27日20點多,收件員到達后向黃小姐解釋道,黃小姐表示理解,并在微信群里呼吁身邊人都對快遞多一點耐心。
同城快送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捷服務,已經成為民生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當前受疫情影響,同城快送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運力減弱、訂單配送壓力較大等情況。
對此,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出一份關于同城快送服務的倡議書,呼吁市民朋友對訂單延遲少些催促多一些包容,在有閑暇時間的市民,在確保自身健康的前提下,可自主選擇加入同城快送的行列當中,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為千家萬戶送去一份溫暖。
倡議書還提出,市民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可以無接觸的方式為配送員提供急需藥品、防護用品的補給,讓這些為城市生活便利默默奉獻的勞動者感受到市民的溫暖,社會的關愛。市民購買生活必需品、醫療物資、餐飲外賣時可以不直接接觸配送員,將物品放在小區內的置物架、驛站內等約定位置實現“無接觸”配送,減少配送員的入戶配送時間,同時也可降低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