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鯉城區委文明辦獲悉,隨著10個“復興少年宮”示范點項目完成驗收掛牌,鯉城已建設掛牌“復興少年宮”100所,形成區、街道、社區、校園“多點開花”的生動局面。
家門口的課堂 助力快樂成長
“復興少年宮”是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陣地。去年10月起,鯉城區分期分批推進“復興少年宮”建設,按照就近便利、科學布局、擴大覆蓋原則,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社區未成年人活動場所以及學校少年宮等場地開展建設。
“我們統籌整合各類各級陣地,融入未成年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特色活動項目等內容,對場所環境、師資力量等進行整體提升。”區委文明辦工作人員表示,“復興少年宮”面向全區所有中小學生和學齡前兒童,建設內容包括德育類、文藝類、體育類、科普類等活動項目,致力于打造讓孩子們快樂成長的“趣味課堂”。
為規范“復興少年宮”建設,鯉城還遴選確定區未成年人校外活動中心等10個點位作為示范點,并將其列為鯉城區2022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區委文明辦工作人員介紹,10個示范點兼顧各類場所,圍繞組織管理、基礎建設、師資隊伍、特色活動等方面進行建設。“我們還通過組織各街道以互動交流活動經驗、實地互檢感受當地特色的形式,推進建設實效。”
廣泛聯動各界 豐富課堂內涵
唱南音、學剪紙、刺珠繡……在常泰街道仙塘社區,一堂堂充滿本土特色的非遺課程走進社區“復興少年宮”,讓孩子們近距離接觸體驗閩南非遺技藝的魅力,而為他們授課的教師正是鯉城轄區的非遺傳承人。據悉,目前,鯉城區“復興少年宮”教師主要由機關、街道、社區、社會各界志愿者組成,同時動員本地各類文化、教育、體育、科技人才,包括民間藝人、非遺傳承人、“五老”人員、退休教師、返鄉高校學生等,以志愿服務的形式積極參與,有效充實了“復興少年宮”師資力量。
與此同時,區委文明辦聯合區教育局組織鯉城區文明校園與復興少年宮結對共建活動,發動具有專業專長的教師志愿者,以定期進社區輔導、聯辦活動等方式,支持社區“復興少年宮”建設,提升輔導水平和活動質量,為未成年人開展課外教育提供優質的公益資源。“通過學校與社區共建的形式,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實現優質資源互通有無,豐富活動項目,提升活動水平。”區委文明辦工作人員表示。
下階段,“復興少年宮”將結合未成年人實際需求,挖掘轄區鄉土、人文、景觀等資源,拓展特色活動項目,著力打造“一宮一品”特色課程,點亮“復興少年宮”品牌特色,使之成為未成年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黃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