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25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 通訊員 陳惠敏 文/圖)“點贊漳州·十大民生實事評選”活動,今日關注漳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是經濟的“晴雨表”、社會的“穩定器”。近年來,漳州市人社部門多角度發力,實行“精準滴灌”,提高公共就業服務精準度,力促政策落地落細落到實處。
特別是,受疫情影響,傳統的海量發布就業信息推廣模式已無法滿足現實需要,創新“互聯網+”精準就業服務模式勢在必行。2022年,漳州市人社局堅持以求職者意愿與企業需求為導向,織密織牢就業“三張網”,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破解就業服務模式
不斷深化服務廣度和深度
“我現在已經在福建康之味上班了,多虧了‘漳州人社’微信公眾號求職崗位推薦。”求職者江女士說道。今年48歲的江女士,一直苦于找不到安穩又能照顧家庭的工作,在漳州食品加工行業線上專場招聘上,江女士看到了相對應的崗位和基本情況,在市就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手把手”幫助下,江女士實現了就業。
針對傳統線上信息精準性不高、異地對接效果打折扣等缺點,漳州市人社局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聯合本地知名融媒體平臺,借助抖音、視頻號平臺的屬地優勢和流量引導,面向本地活躍網民和企業用戶,定向邀約推送,實時對接訴求,為人力資源市場供需雙方打造“數字化橋梁”。
據了解,自今年6月起,漳州市人社局陸續開展“人社發力·助企紓困”、“百名人社干部進企送服務”等服務月活動,主動深入企業,收集分類企業招聘需求,接下來還將按照漳州市“9+5”產業集群分類分期推出裝備制造與建材家居、新材料與新能源等專場線上招聘?;顒娱_展以來,共有86家用人單位提供崗位3100多個。
同時,漳州市人社部門依托“互聯網+”,為企業提供7×24小時“把脈問診”,實現困難解決“全天候、零距離、快反應”。就是為破解政府和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溝通不便捷等問題。
“把脈”市場用工需求
不斷創新載體擴崗位促就業
從被動服務到主動出擊。
穩就業就是穩民生。漳州市人社局打造“放心用工,安心就業,方便群眾”的零工驛站,為靈活就業人員和用人單位提供對接的線下實體場所,推動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
“您是想找工作嗎?”“是的,我想找一份超市的工作。”“那您之前有什么工作經驗嗎?”“我以前在外地也是做收銀這一塊的。”“有過收銀經驗的話,然后您的年齡也剛好,我們這邊有適合您的可以看一下。”
外來務工人員林女士失業半年后,在龍文區零工驛站工作人員的介紹下得知有超市收銀員、客服等崗位,面試成功后兩天內即可以辦理入職,讓她倍感驚喜,第一次有如此便捷高效的求職體驗。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0個零工市場,現場接待求職人員3000多人,精準匹配成功620余人。
共享平臺賦能調劑用工
不斷實現服務靈活化、多元化
立足現實需求,科學又有保障。
“那時候,因為防疫要求,就算是招工,外地的員工也過不來。”聯合新潮手套(漳浦)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秀陽說,創新推行“共享用工”用工新模式,既幫助借出企業解決了待崗人員收入問題,也緩解了借入企業“用工荒”問題。
漳州市人社局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利用科技賦能,建設“共享用工”平臺。截止目前,已登記富余企業55家、富余人數1649人,登記需求企業151家、需求人數9018人,成功對接492人。“零工服務”系統已注冊企業267家,注冊求職人員近1000人,其中智能化推薦求職成功近516人。“用工幫”小程序已注冊企業125家,幫助企業解決350多起用工難題。
穩就業既是民生工作,又是經濟工作,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漳州市人社局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動力,以更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非常之時、以非常之策、盡非常之責,抓緊落實落細各項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穩住就業基本盤,切實兜牢民生底線,為漳州市全力推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推薦閱讀:
“點贊漳州·十大民生實事評選”民生實事案例持續征集中!
從2016年,閩南網重磅推出首屆“點贊漳州·十大民生實事評選”活動,至今已經成功連續舉辦了多屆評選活動?;顒油ㄟ^全面、系統地梳理了漳州市各縣(區)、市級行政職能部門“為民辦實事”的作為和成效。同時,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投票,獲得漳州上下廣泛認可與支持,并獲得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點贊和批示,已成為閩南網聚焦時政、關注民生的品牌欄目。
活動通過客觀的評選機制及強大的新媒體矩陣傳播渠道,讓百姓更進一步了解政府部門這一年做了哪些實事,成效如何;通過與廣大網友的互動,也進一步傳播網絡正能量,進一步鼓勵相關部門提高創新和服務意識,更好地推動為民造福的風氣。
本屆“點贊漳州·十大民生實事評選”活動民生實事案例,可通過參與單位(部門)自薦、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推薦,以及網友推薦等形式參與,民生實事案例持續征集中。
主辦單位:中國地市新聞網聯盟福建分會 & 閩南網
征集范圍:面向漳州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征集2022年以來優秀民生實事案例、經典事跡、經典故事等。每個參與單位限報一個民生實事案例;
報名要求:申報者(單位或團體)須提供具體的案例名稱、明確理由,以及1500字左右的案例詳細介紹,用于后續投票點贊及專家評審;相關圖片或視頻用于制作宣傳資料;提供該案例的報道鏈接(如有);聯系方式;
報名方式:可將上述內容發送到閩南網漳州官方微信公眾號“閩南網漳州”后臺
報名時間:截至2022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