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在霞浦縣松山街道沙塘里村的綠和源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菜地里,農民給冬種蘿卜噴灑防凍劑。鄭培鑾 攝
近日,在泉州市泉港區涂嶺鎮,菜農在蔬菜大棚中布置木炭盆,待深夜降溫后點燃加溫。黃瓊芬 洪坤澤 攝
連日來,受強冷空氣影響,建寧縣金鐃山出現美麗的霧凇景觀。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楊慶華 攝
連日來,寒潮來襲,氣溫驟降,大霧也隨之而來。福建西北山區屬于我國的特多大霧地區,年均大霧日數在100天以上。福建沿海地區年平均大霧日數為60天以上,尤其在秋冬季節,大霧天氣更是常見。大霧會對生產生活造成什么安全威脅?記者就此采訪了省應急管理廳有關專家。
專家說,霧天,駕駛員視線不清,容易產生視覺錯覺。同時,霧天地面濕度較大,車輛制動性能變差,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車輛失控。所以,霧天出行應開啟霧燈、放慢車速、勤按喇叭、保持車距。要特別提醒的是,一是切忌急踩剎車,更不要就地停車,以免發生追尾事故;二是千萬不要使用遠光燈,因為遠光燈射出的光線被霧氣漫反射后,會在車前形成白茫茫一片,駕駛人反而什么都看不見。
大霧天氣對于海上行船來說同樣危險,專家說,如果濃霧彌漫,最好選擇安全水域拋錨,等濃霧慢慢消散后再重新啟航。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冒霧航行”屬于違法行為,是要受到處罰的。
對于企業生產而言,當大霧預警發布時,應當停止戶外高空作業,停用塔吊等機械設備,封閉危險路段和危險區域。收到橙色以上大霧預警時,露天礦山、回采尾礦庫應停產撤人。(福建日報記者 何祖謀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