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023年晉江市“創新驅動,資本賦能”企業創新發展大會召開。會上,晉江市委、市政府圍繞“匯資本、促創新、聚人才、拓空間、強產業”,出臺15分政策“大禮包”,著力打造最優政策環境,支持企業發展,賦能產業升級。
匯資本方面,晉江引導基金聚集,對于新設立或遷入基金,給予最高95%新增地方經濟貢獻獎勵,基金管理團隊給予最高700萬元落地獎勵;對基金在晉江投資或者招引企業落地的,分別最高獎勵每年2000萬元、1000萬元;對基金高管最高給予個人所得稅地方經濟貢獻全額獎勵。鼓勵企業上市,晉江后備企業成功上市,最高可獲得1000萬元獎勵;前三家在北交所上市的后備企業,每家再追加獎勵100萬元。吸引機構落戶,金融機構、準金融機構只要到晉江注冊設立法人,最高可獲得500萬元獎勵,注冊資本超5億元的采取“一企一議”獎勵;新設市級分支機構,可獲得100萬元獎勵。
促創新方面,晉江鼓勵培育“高精巨新”,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創新主體的支持力度,規上企業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再給予10萬元獎勵,科技小巨人和科技中小型企業在享受省級資金補助后,還可分別享受100%和50%的配套補助資金;鼓勵產學研合作,企業與晉江市高校院所、市級創新平臺共建實驗室,最高可享受500萬元設備補助,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最高補助100萬元;鼓勵科技成果轉化,企業購買科技成果實施轉化,企事業單位輸出科技成果,可以享受最高100萬元補助,對促成科技成果在晉江市轉化的技術機構和技術經紀人,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和20萬元獎勵。
聚人才方面,大視野引才,優秀人才在晉江工作,每人每月最高享受1.5萬元本級津補貼,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來晉創業,最高獲800萬元創業經費支持,入選國家級、省級人才項目的,還可另外享受最高400萬元配套經費;大手筆留才,第一至第四層次人才的子女以及取得博士學位人才的子女,可以自主選擇晉江公辦學校就讀,第一、二層次人才,可以享受“一對一”醫療服務,第一至第五層次人才可享受免費體檢,優秀人才在晉江買房,每人最高可享受140萬元購房補貼;大力度用才,產業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都可自主評價認定人才,評定后的人才每人每月最高補助3000元,短期到晉江工作的人才,最高可享受1.5萬元交通補貼。
拓空間方面,晉江鼓勵企業入園集聚,企業入園可連續兩年獲得年度新增地方經濟貢獻50%資金獎勵,入園企業購置生產性設備,最高可獲500萬元補助,還可享受融資貼息等政策支持,新入園的龍頭企業市外配套企業、晉江市外的地市級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最長可連續三年獲得最高80%的新增地方經濟貢獻獎勵;支持盤活低效用地,工業用地申請增加容積率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容積率允許突破3.0,支持混合產業用地出讓、多用途供地。
強產業方面,晉江支持市場主體做大做強,達到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最高可獲得一次性500萬元獎勵,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質量標桿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最高分別可獎勵30萬元、20萬元、20萬元,升規納統的中小企業,在獲得升規獎勵外,還有用能、提容增效、翻擴建等政策支持;支持企業加快轉型升級,企業實施技改提升最高補助300萬元,研發生產智能裝備最高補助200萬元,獲評國家、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分別獎勵50萬元、30萬元,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最高補助100萬元,實施5G應用示范項目、工業互聯網項目,最高獎勵50萬元,“上云上平臺”按服務費最高享受6萬元補助,納入國家級、省級綠色制造名單的企業,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對國家級、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項目),分別獎勵30萬元、15萬元;支持發展新經濟新業態,對集成電路產業,總投資超1億元的生產性及配套項目、總投資超2000萬元的設計項目,累計最高分別補助1000萬元、500萬元,重大項目可“一企一議”予以支持。
當天,大會公布了2022年度晉江市納稅超3000萬企業名單,并向納稅貢獻超20億元、5億元企業授牌頒獎?,F場還舉行政企銀合作、資本市場建設合作、基金落地項目、資金招商項目等簽約儀式,并向晉江市“資本賦能”專家智庫首批專家成員頒發聘任證書。(通訊員 丁志儉)